新闻资讯NEWS
商业地产大宗交易市场略显平淡 下半年有望迎来成交高峰
北京写字楼租售中心网讯:2022年上半年,受国际环境复杂演变、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,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增速放缓,也为商业地产大宗交易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日发布2022上半年中国大宗交易市场回顾和展望指出,受疫情反复尤其是一线城市轮番封控影响,二季度投资市场整体活跃度减弱,导致上半年成交量表现平淡。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716亿元,远逊于去年同期,较疫情最初爆发的2020年也有所下降。

从资产类别来看,传统写字楼成交量同比出现下滑,上半年仅录得279亿元的成交额,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降。但写字楼依旧是市场上最受青睐的物业类型,尤其是来自互联网、科技、能源企业的自用买家,其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,促生在一线城市购置总部大楼的需求,为写字楼大宗成交提供支撑。
工业/物流、产业园在内的新经济地产愈加受到投资人追捧,成交额及占比稳步提升。在总体大宗交易表现不佳的形势下,工业物流的投资“逆势”上涨,实现了179亿元的成交额。此外,生命科学地产、长租公寓等也受到了投资人的更多关注。

具体城市来看,北京大宗投资市场在上半年仍然稍显平淡,半年累计成交金额约为人民币100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73.4%。预计2022年下半年北京大宗投资市场仍将处于“供过于求”的局面,可供出售的项目或资产包将会持续增加,且议价空间也相对较大。
上海在上半年共完成28宗成交,合计成交金额达到人民币332亿元。目前市场上,保险公司等长期资本和自用买家是比较活跃的买家类别。下半年,公募REITs的持续发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及信心,机构投资者对工业物流、生命科学产业园、长租公寓物业类型持有非常积极的收购态度,优质写字楼则继续为自用买家及国内保险公司的关注。
投资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回归,随着市场基本面逐渐明朗,上半年停滞的交易预计在三四季度重启,下半年可能迎来成交高峰。
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反弹以及商业地产市场的整体恢复,在回报率不断走高的预期下,投资者信心持续释放,自用买家也将出手把握“窗口期”,预计未来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【来自网络】